近日,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等团队发布一项研究成果:通过将康复机器人与脑机接口技术相结合,可明显提升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与平衡功能,有助于患者更好地实现康复。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我国成年人致死和致残的首要病因之一。研究团队介绍,脑机接口技术是近年来脑卒中康复领域的新方法,如今在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康复方面得到应用。目前,脑机接口技术在患者上肢及手运动功能方面的研究较多。
而经过脑卒中康复训练后,仍有三四成患者存在步态异常,日常生活受到影响。足下垂、内翻是导致异常步态的主要原因,纠正踝关节异常又是康复治疗的难点和重点。脑卒中后常用的足踝康复技术均存在一定局限性。
该研究研发了我国首套用于脑卒中足下垂康复的智能机器人-脑机接口设备。设备通过视、听、触觉多感官融合反馈,帮助患者建立大脑与机器间的交互联系,形成“中枢-外周-中枢”的闭环康复训练模式。
该研究纳入4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结果证实,将康复机器人与脑机接口技术相结合,可明显提升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与平衡功能,改善踝关节主动运动能力,减轻下肢痉挛,有效缓解卒中后足下垂与内翻现象。
研究团队表示,康复机器人与脑机接口相结合的闭环神经康复技术,有望成为脑卒中康复领域的创新性手段,应用前景广阔。该研究成果已发表在《中国康复医学杂志》上。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柴嵘
发布于:北京市保利配资-我要配资-短线配资平台-股票网上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