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泰山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联赛七轮仅一胜,足协杯八年来首次无缘决赛。回望2016年,同样是足协杯早早被淘汰,联赛中泰山队节节败退,甚至一度跌入降级区,直到赛季末才艰难保级,如今的局势几乎在重演那个令人心碎的噩梦。
作为中超历史最悠久、底蕴最深厚的球队,泰山队该如何跳出这场阴霾,迅速重整旗鼓?媒体和舆论对此议论纷纷,观点多样,但核心可以归纳为三条生存之道:
第一,换帅已成必然之举。无论外界对崔康熙的评价如何分歧,球队的困境绝不仅仅是教练一人的问题,但在现阶段,换帅无疑是唯一可行的救急措施。不论违约金多高,都必须付出代价,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虽然泰山队整体实力尚未丧失争冠潜力,但现在的阵容远非弱旅,球队必须尽快摆脱颓势,重回正轨,为培养年轻球员奠定基础,而不是任由局面持续恶化。当前最显著的问题在于球员对崔康熙的信任缺失,场上已显露出明显的抵触情绪。足协杯对阵蓉城时,国脚谢文能两次重大失误,克雷桑表现消极,黄政宇甚至出现了手球违例。这一切都显示球员带着情绪踢球,团队凝聚力荡然无存。在这种情况下,换帅显然是缓解危机的唯一灵丹妙药。
展开剩余69%第二,球队管理亟需加强。换帅只能治标,治本还需从管理入手。济南文旅搭建的管理团队不能继续扮演甩手掌柜的角色。从郝伟执教时期的五鼠作乱,到崔康熙团队的肆意妄为,无不暴露出俱乐部管理的深层问题。实际上,泰山队几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管理。若有管理思维,面对郝伟、金敬道等人的问题暴露,必然会采取果断措施。但球队爆出如此严重的问题后,管理层却表现得若无其事,依然采取放养模式。直到崔康熙试图将球队变成“自留地”时,才因引援权问题爆发矛盾,但球员管理依旧没有实质改进。现状显示,除了崔康熙个人带来的乱象,球队缺乏有效管理、缺少对球员的压力也是导致部分球员将个人利益置于球队之上的重要原因。摆烂现象公开化,球队管理层面对连续两个赛季的惨淡表现,竟然连拍桌子的决断都没有,反而将精力花在“控制”球迷上,玩弄噤声游戏,成为中超新的笑柄。
第三,理顺球队与外界的关系网络不可或缺。此前两条措施属“治疗”,这条则是“休养”。泰山队作为中超资历深厚的老牌劲旅,理应是中国职业足球的领头羊之一。然而现实却是球队逐渐被边缘化,沦为京沪两大核心队伍之外的局外人。济南文旅的不作为功不可没,球队未被当作重点培养对象,仍沿用“散养”思维——内部无力管理,外部无力联络,竞争力迅速下滑。正所谓“姥姥不疼舅舅不爱”,谁都可以踩一脚。鲁能青训每年为足协贡献巨大,但足协却未给予泰山队应有的重视,这正印证了“不会打闲仗,不打懒仗,偏打没眼色”的管理乱象。
本赛季泰山队的颓势从第8轮客场对阵国安比赛开始。那场比赛的主裁判麦麦提江与助理裁判唐顺齐联手“做掉”了泰山队,掀起了针对泰山队的第二波裁判风暴。这次迫害较以往更加隐蔽,不再是明显吹掉进球,而是判罚上的双重标准:同样动作别队无牌,泰山队却必罚;别人犯规黄牌,泰山队可能红牌;麦麦提江等人在“针对泰山队”的判罚上驾轻就熟。裁判的偏见只是表象,根源是泰山队没有真正的盟友。
未来,无论济南文旅是否有争冠目标,或仅仅求生存,都必须布局好关系网络,否则持续被针对、甚至被降级消失,完全有可能成为现实(当然济南文旅可能根本无所谓这个结局)。
发布于:福建省保利配资-我要配资-短线配资平台-股票网上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