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罗亮亮 刘悦 廖文祥
“务工人员到哪里,我们服务到哪里。”近日,记者走进位于上海市松江区的遵义市习水县驻上海市外出务工就业服务工作站党员活动室,墙面这句标语很醒目。
“工作站存在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让乡亲们在这个地方能够稳定就业、挣到钱。”讲起这句标语,工作站党支部书记、站长何云宇直言,“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是工作职责。”
自2020年成立以来,工作站不仅肩负起为习水外出务工的老乡们提供就业和维权服务,还承担起为习水县招商引资、销售酱酒的任务。
何云宇在年度轮岗过程中两次担任站长,第一次是2020年年初建站开始,第二次是2025年。
习水县是劳务输出大县,每年跨省外出务工人数超14万人,务工收入是习水县县域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
2020年初,为让乡亲们的务工路走得更安全、更顺畅,习水县挂牌成立外出务工就业服务工作中心,先是“点对点”组织护送乡亲们返岗,随后又在外出流动人员相对集中的地区建立起12个外出务工就业服务工作站,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全方位服务。
上海市是习水老乡务工较为集中的地方之一。当时,何云宇在习水县官店镇政府任职,上级安排他到上海推动建立习水县驻上海市外出务工就业服务工作站。
“大概是因为我对上海比较熟悉。”何云宇回忆说,他的入伍经历就是在上海,而习水县在上海市成立招商机构时,他又担任过负责人。
“在两地政策支持下,招商机构完成了几个对习水非常有意义的招商项目,并和上海普陀区政府及一些相关企业建立了联系,这为我们后来开展就业服务工作打下基础。”何云宇说。
2017年,习水县进入脱贫攻坚“摘帽”的关键阶段,何云宇响应号召成为一名驻村干部。“这段时间,是我离乡亲们最近的时候。当时我就发现,对他们来说,一个家庭中只要有一个人稳定就业,就能极大地改变生活状态。”
带着这样的经历,2020年,为向上海输出劳动力,刚成立的工作站在何云宇的带领下不断在习水和上海之间搭建沟通桥梁,对接企业需求和搜集就业信息。“那一年我们有组织‘点对点’送老乡们到上海务工,春节后在县人社局的牵头下,我们免费护送近300位乡亲到岗位上,还为稳定在岗位上超过3个月的老乡们都申请了稳岗补贴。”
为让乡亲们来到上海后都能稳定就业、挣到钱,工作站积极与当地用人单位建立联系。仅今年上半年,就签订稳岗协议18份,台账收集就业岗位1300个,对接企业30多家。
依托上海遵义商会的平台,何云宇将在沪优秀习水企业家和务工人员联合起来,成立流动党支部。19名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团结在沪老乡,凝聚老乡力量,为工作站开展各项工作起到了很大作用。
为把在沪习水老乡联系起来,让他们在有需求时找得到组织,工作站建立了6个微信群,开通了一个微信公众号,“老乡拉老乡进群,公众号定期发布一些政策宣传、就业信息、招商信息等内容,同时转发一些习水时事新闻,既做好服务又引导大家关心家乡发展建设。”
“工作站要做好老乡们在上海坚实的后盾,就是在合情合理的前提下,坚决维护他们的权益。”何云宇说,这既需要真诚用心,也要善用法律武器。
工作站邀请从事法律工作的老乡加入进来做法律顾问,当有务工者需要法律援助或工作站开展工作遇到法律难题时,他们总能挺身而出。
“2020年,一位搞装修的老乡被拖欠了8万元的工程款,他自己讨要了一年多都没能成功,最后找到了我们求助。”何云宇回忆说,他请一位律师老乡和自己一起找到欠款方谈判,最终对方在半个月时间里付清了全部欠款。
工作站还常常组织成员到用工企业走访慰问,关心他们的生活,切实解决他们在上海务工期间所遇到的实际困难,让他们真正感受到来自家乡政府的关心和关爱。
“我们目前台账掌握习水籍务工人员3024人,跟踪服务1200余人。”何云宇说,保证他们住得下来、稳定就业,是工作站不变的初心和目标。
保利配资-我要配资-短线配资平台-股票网上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